从玻璃看石英,环保风暴下的变局

玻璃制造是石英砂的主要用途之一,玻璃的种类又可分为:平板玻璃、浮法玻璃、玻璃制品(玻璃罐、玻璃瓶、玻璃管等)、光学玻璃、玻璃纤维等。

我们了解玻璃行业的状况,有助于由此及彼地对石英砂行业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跟预判。

 

近日,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佰恒先生在2018年度中国平板玻璃大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上作主题报告, 其中提到:2017年平板玻璃产量7.9亿重量箱,同比增长3.5%;从经营情况看,产品价格稳中有升,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4.6%;平板玻璃行业营收759亿元,同比增长20%,利润93亿元,同比增长81%。

他指出:玻璃行业的周期性是比较明显的(见下表),2005年到2016年每三年经历一次,每次走出困境都是外部因素起主要作用。2007年是重油价格的大幅度下降,2010年是4万亿元投资的拉动效应,2013年是降准降贷降首付房地产行业的超常发展,2017年是环保倒逼抑制了产能的释放。

除此之外,可以看出产量、价格和利润是高度一致的,如果单纯追求产量,价格就上不去,利润水平也就上不去。

针对玻璃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,他提出了以下十点。

(一)平板玻璃结构性严重过剩

近年来,我国平板玻璃的规模占全球的60%,但是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,由此导致玻璃产能利用率长期处于低水平,目前仅为70%左右,距离合理的范围(85%~90%)有较大差距;人均平板玻璃产能34.6kg,比世界人均量高3倍。从产品结构看,一般建筑用浮法玻璃严重过剩,优质浮法玻璃比例偏低不足40%,不能满足高档加工需要,而一些电子玻璃、特种玻璃还需进口。另外,大部分过剩产能只是暂时关停,一旦市场形势好转,行政的管控放松,随时可能恢复生产。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。

(二)非标产品是毒瘤,制约产品质量的提升

据协会初步调研,目前全国非标产品主要集中在4mm、5mm、6mm几个规格,比例在20%以上,相当于10条600t/d浮法线的产量,折合占总产能的5%。非标产品普遍采用下公差,达不到厚度要求,玻璃产品的安全性难以保证;从应用角度来说,产品厚度比较凌乱,与之相关的型材都要调整。

从企业来说,刻意减少产品的厚度,通过降低原料和燃料的使用,降低成本,偷工减料,这是非正常的竞争甚至是欺诈行为。我们感受到的是近10年来建筑玻璃原片的质量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,反映在加工钢化玻璃自爆、镀膜成品率低,应用在建筑上也出现过不少问题,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。因此说,非标产品是严重制约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的重要因素,是产品质量环节长期存在的一个毒瘤。

(三)结构调整、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动力不足

产品结构存在“短板”:由于原片质量较低影响到二次加工的在数量和深度上均有较大差距,产品附加值低,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;新兴产业规模偏小,绿色产品应用不足,能够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仅占行业总量的不足10%;部分高端建筑玻璃、高档汽车玻璃以及电子信息用超薄玻璃等还需进口;从技术结构看,能耗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偏高约10%以上;中低水平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以煤焦油、石油焦粉为燃料,大气污染排放问题较为严重。

这一切问题产生的逻辑是:产能过剩导致行业效益下降,企业为了生存不惜打价格战,效益流失消耗了行业技术创新提升的宝贵资源,行业吸引人才能力不足,科研投入不足,所以我们现在依靠的仍然是30多年前的“洛阳浮法技术”,虽然部分企业开发了一些高端技术和产品但是量还很小,所以在国际上还没有摘掉“劣质浮法”的帽子。

(四)行业集中度偏低,有影响力、有市场话语权企业少

总体上我国玻璃企业数量仍然偏多,平板玻璃前10家玻璃企业产能集中度仅为59%,今天到会的15家企业也就占70%多,最大的企业也只有二十几条生产线,产量占比10%左右。谁都没有掌控市场的能力,领军企业较少,抵御风险能力不足,在国际影响力和产业链中的行业地位难以提高。打了几年价格战,企业也没有减少几个,白白流失的是行业应得的利润。所以我们要深刻反思企业经营的目的,反思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模式能否长久。

(五)营销模式单一,形不成市场控制力

技术的进步,为营销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平台。协会也要求提高企业直销比例,实施“生产加工一体化”发展,延伸产业链,改变生产组织模式,但是到目前为止,仍有相当比例的企业还停留在依靠经销商的传统经营方式上,停留在片面追求低成本的生产模式上,无法有效衔接经营与生产、质量与效益,企业与市场脱节,不仅让经销商从中分走“一杯羹”,而且经常被经销商左右,在市场不好时被经销商“绑架”。

(六)各地政策不一,造成行业竞争不公平

政策的不公平是行业竞争不公平的起源。我们不能说地方政府乱作为,但其一些行为确实对公平竞争造成了不利影响。起步阶段,为了吸引投资改善经济环境,适当的政策鼓励无可厚非;但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现阶段,仍有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土地、税收等优惠,假借搬迁改造或发展“超薄玻璃”“超白玻璃”“太阳能玻璃”等高新技术的名义获得审批或备案。在执行政策标准方面,地区与地区也是标准不一,力度不一。以排放标准为例,虽然在指标上,地方标准高于国家标准,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、人为降低要求的现象,对使用劣质燃料,环保治理设施配备不全,甚至弄虚作假等行为处罚不够。

(七)违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处罚,地域执法不到位

先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采用清洁能源并配套环保设施,生产的是优质、高档产品,生产成本相应增加;而部分企业对产品质量、环保不够重视,片面追求低成本,也能够生存。优质不能优价,劣币驱逐良币,违规收益大于违规成本助长以次充好、假冒伪劣、低价竞争等违规行为。产品质量法、排放达标等政策标准要求得不到有效执行,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监管,违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处罚,这是最大的不公平。

(八)只重视规模成本,不重视质量和新产品新应用拓展

近期,玻璃行业普遍面临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,煤炭、天然气、纯碱等大宗原燃料价格上涨明显,公路运输治超推高物流成本,环保督查力度加大,企业为还“欠账”实现达标排放,必须增加投入进行节能减排等专项技术改造,也增大了企业的运营压力。为此,我们也提出了消化成本、提质增效的建议措施。

但是,还有的企业不顾市场状况,不顾行业发展规律,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,意图通过规模优势挤垮对手;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背景下,还在以各种借口建新线、上项目;生产过程中使用石油焦、煤焦油等高污染劣质燃料,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并影响玻璃质量,二次加工后钢化自爆率非常高。新建生产线技术水平、产品质量同质化较多,满足特殊品种、特殊应用领域的保障能力不足,例如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开发应用,与国外相比相差较多。

(九)行业能同甘不能共苦

玻璃连续生产的工艺特点,加大了市场供需调解的难度。玻璃需求是刚性的,供不应求时,有的企业不顾下游承受能力连续涨价,曾经在6个月内从每重量箱38元涨到138元,涨了近3倍,涨得连自己都有顾虑。供大于求时,企业不是考虑怎样减少市场供应量以维持价格、维持利润,而是直接降价减库存,不计成本,不计利润,更不顾行业利益,使行业又进入下行期,继续过苦日子,等待外部再发生变化。市场有好有坏是正常现象,但如果我们不能协调自律,团结一致应对这种变化,玻璃行业就不会打破“周期性”的魔咒。

(十)行业文化缺失

企业要融入行业之中,行业兴企业才能兴,行业不好,企业也无法独善其身。玻璃行业还没有形成“维护行业利益就是维护企业自身利益”的文化理念,在发展模式、市场规范、行业团结、行业效益等方面还有缺失。我们要补上这个“短板”,凝聚行业灵魂,激发内生动力。
观点

平板玻璃行业存在的问题比如研发动力不足、存在恶性竞争等,跟石英砂行业也有一定的共性。玻璃行业在2017年环保风暴倒逼下产量减少了,利润却增加了, 所以说环保是一把双刃剑。

同时:改变单一卖产品、只做原材料供应商的传统经营模式,由生产经营型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,从而提升行业的附加值和运行质量,也不失为一种思路上的转变。